生態循環農業與山區鄉村扶貧聯動發展探索
來源:核心期刊咨詢網位置:農業論文時間:2020-11-30 11:4812
[摘 要]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不僅有助于鄉村產業轉型升級,而且有助于提高鄉村產業扶貧質量與效益。福建寧德鄉村開發扶貧模式的實踐成效證明,實施科技扶貧與生態循環農業聯動發展,有利于山區鄉村科技創業,并有效提升農民增收水平;實施生態經濟與鄉村產業綠色振興技術,有利于推動鄉村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融合發展。新時代對鞏固精準脫貧成果與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應進一步結合山區鄉村實際并深化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融合發展,具體包括:因地制宜構建現代化生態循環農業生產體系,鞏固精準脫貧成果;因勢利導優化鄉村生態經濟產業化開發體系,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發揮優勢創立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經營體系,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創新引領創業并優化構建鄉村科技興農體系,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強化鄉村基礎性設施并完善多元化投入體系,持續建設美麗鄉村。
[關鍵詞]脫貧攻堅;生態循環農業;寧德模式;鄉村產業升級
一、引言
貧困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反貧困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要任務。隨著改革開放成果不斷鞏固與鄉村產業持續發展,中國走出了一條由救濟式扶貧轉向開發式扶貧的精準扶貧之路。中國政府實施精準扶貧方略,主導了一系列多元主體參加、各方力量齊集、全員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重點通過扶志和扶智來提升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動力和能力,在深入實踐中形成的中國經驗,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所取得的減貧成就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①尤其是福建省寧德市鄉村扶貧的實踐與成效,在其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寧德市地處福建省東北部,俗稱閩東,是全國最大的畬族聚居地,也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區之一,過去曾因“老、少、邊、島、貧”的系列形象一度被稱為東南沿海“黃金斷裂帶”。②1984年《人民日報》曾刊登一封讀者來信,反映當時寧德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的貧困狀態,①同時在頭版位置配發了評論員文章,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198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②拉開了全國扶貧開發工作的序幕,赤溪村由此被稱作“中國扶貧第一村”。壽寧縣下黨鄉位于寧德的大山深處,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全鄉沒有一條公路,交通十分不便,素有“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的說法。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三進下黨鄉訪貧問苦,調研指導扶貧工作,幫助解決發展難題。2019年8月下黨鄉6位黨員干部群眾受鄉親們委托,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下黨鄉脫貧的喜訊,表達了鄉親們對黨中央和總書記的感恩之情。③
赤溪村與下黨鄉的典型經驗是寧德扶貧模式的重要內容。開發扶貧的寧德模式具體內涵包括:艱苦奮斗,堅持黨建引領,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揚長避短,堅持因地制宜,增強產業發展活力;完善機制,堅持發揮優勢,著力壯大特色產業;持之以恒,堅持雙贏目標,促進鄉村綠色發展。寧德開發扶貧模式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創新思維的成功實踐縮影,其脫貧攻堅的巨大成效則是貫徹“弱鳥先飛”意識、“滴水穿石”精神、“四下基層”作風和“綠色發展”理念等一系列集成創新的成功實踐。事實上,中國現代農業發展呈現了較為迅速的態勢,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但就總體而言,仍存在農業生態環境退化、農業高優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科技創新與創業能力有限等發展瓶頸問題。因此,在科技扶貧與脫貧攻堅新形勢下,寧德山區鄉村的開發扶貧在更高起點上,實施科技創業扶貧與精準脫貧攻關的聯動發展實踐,不僅注重進行山區生態循環農業與鄉村扶貧聯動遞進模式的探索,促使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項目導入,而且注重綠色農業與生態產品的集約開發,推動產業振興與農民增收的協同發展,這些舉措均取得良好的成效,對深入有效地實施中國扶貧開發戰略,以及做好其他地區的開發扶貧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加大科技扶貧力度,解決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④實際上,實現精準脫貧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環節與重要基礎。新時期國家對沿海山區鄉村精準脫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實施產業扶貧開發,按期實現精準脫貧目標;又要有效防控污染環境,著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更要避免破壞生態環境,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⑤這就要在以往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設施的推廣基礎上,更加注重推廣既保障農業優質增效又保護生態安全的“雙贏”集成技術。實踐表明,構建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與技術體系,不僅有利于農業轉型升級與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而且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與建設美麗家園。很顯然,新時期對現代農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既要保障數量安全,提高經濟效益;又要注重質量安全,提高社會效益;更要維護環境安全,提高生態效益。要努力實現這一綜合目標,就要發展規;F代生態循環農業,進而促進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有機融合,著力推動鄉村傳統農業高質量轉型升級。當前,國家著力倡導整體推進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主要是基于四個方面的統籌考慮。
一是有效防控農業面源污染。20世紀初以來,世界各國都注意到自然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以及農田土壤生產能力持續下降的普遍現象,特別關注并評估了化學農業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發達國家率先探索、研究并提出了再生農業、生物農業、持久農業、綜合農業等模式,力求以多種農業方式替代常規的化學農業,但收效甚微且難成規模。直至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應運而生,才有效加快了化學污染防控與農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二是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生產。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的規;a與產業化開發,都是遵循生態學和經濟學耦合原理而構建起來的生產體系,其生產的農產品被稱為“生態食品”“綠色食品”等。當前,現代高效的生態循環農業蓬勃興起,它具有三大特點,即: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有機結合;整合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并運用現代科技和先進管理手段,建立復合生產體系;促進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兩大優勢技術的優化疊加,從根本上保障安全食品生產。
三是有效促進農業轉型升級。20世紀70年代以來,為了探索農業持續發展的新途徑,各國不斷提出各種形式的替代農業概念及其生產模式與技術措施。應當說,因地制宜發展現代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的生產要求更高,環境要求更為嚴格。從內涵上認識,生態循環農業是常規生態農業的高級延伸發展模式。當前有條件的地方正在發展有機循環農業,不僅僅是以有機肥料和環保飼料分別滿足作物和畜禽營養需求,而且需要構建種養加循環利用與優質產品生產體系,還需要創立農牧廢棄物高效循環利用的技術體系。
推薦閱讀:濕地生態方向中文核心期刊
農業論文發表流程


相關論文閱讀
- 2020-12-21多年凍土區氧化亞氮通量研究進展
- 2020-12-21遼西地區山地抗旱造林技術研究
- 2020-12-19廢棄貝殼在制備功能性飼料添加劑中的應用
- 2020-12-19施用不同微生物肥對烤煙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
- 2020-12-19農牧區雷電災害現狀及防雷減災對策分析
- 2020-12-17有機肥無害化處理促進農民增收研究
- 2020-12-16不同基質配比對長壽花生長和開花的影響
- 2020-12-14蔬菜育苗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
- 2020-12-14新疆西梅栽培研究進展
- 2020-12-14環境因子對瀕危植物斑子麻黃種子萌發的影響
期刊論文問答區
- 2020-12-19適合軋鋼工藝論文發表的學術期刊
- 2020-12-19河南省正高級經濟師職稱評審業績條件
- 2020-12-19當代經濟期刊投稿要求有哪些
- 2020-12-18冷凝水研究論文投稿期刊
- 2020-12-17高級市政工程師評職稱需要幾篇論文
- 2020-12-17甲骨文研究論文能投稿的核心期刊
- 2020-12-17甲骨文研究論文引用文獻有哪些
- 2020-12-16醫院供氧系統論文投稿期刊
- 2020-12-16發表論文要杜絕哪些行為
- 2020-12-16車工怎么發表論文
農業優質期刊
- 1國家級《江蘇農村經濟》
- 2國家級《地球環境學報》
- 3國家級《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
- 4國家級《中國園藝文摘》
- 5國家級《中國農村科技》
- 6國家級《水土保持應用技術》
- 7國家級《當代生態農業》
- 8國家級《農業與技術》
- 1核心級《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 2核心級《中國環境科學》
- 3核心級《農村金融研究》
- 4核心級《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 5核心級《水土保持通報》
- 6核心級《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 7核心級《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 8核心級《食品工業》
最新期刊更新
- 《房地產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
- 《廣州化學》
- 《物理學報》
- 《東方寶寶》
- 《新能源進展》
- 《熱帶農業科學》
- 《建筑經濟》
- 《中國學校衛生》
- 《江蘇農業科學》
- 《課程教育研究》
- 《量子光學學報》
- 《原子核物理評論》
- 《波譜學雜志》
精品推薦
- 12020-12-21多年凍土區氧化亞氮通量研究進展
- 22020-12-21遼西地區山地抗旱造林技術研究
- 32020-12-19廢棄貝殼在制備功能性飼料添加劑中的應用
- 42020-12-19施用不同微生物肥對烤煙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
- 52020-12-19農牧區雷電災害現狀及防雷減災對策分析
- 62020-12-17有機肥無害化處理促進農民增收研究
- 72020-12-16不同基質配比對長壽花生長和開花的影響
- 82020-12-14蔬菜育苗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
- 12018-01-12科技興農的主要內涵和建設意義
- 22020-04-23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幾點啟示
- 32019-03-20機器人方面中文核心期刊
- 42016-05-212015年熱賣爆款中獸醫學定制 畜牧獸醫家禽養殖農林業期刊發表 專業論文刊發關于
- 52017-02-08農業大學研究生論文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經濟發展模式
- 62019-07-12江西省區域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現狀及建議
- 72018-05-07城市園林綠化中的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 82014-03-29休閑農業的功能定位及發展的前景研究
- 12020-12-21供電公司通信網絡通道傳輸方案的研究
- 22020-12-21多年凍土區氧化亞氮通量研究進展
- 32020-12-21文獻引證視角下近現代目錄學研究流變過程
- 42020-12-21焦化廢水處理難點、新型技術與研究展望
- 52020-12-21不同鋼板加固方式對銹蝕鋼筋混凝土梁承載性能的影響
- 62020-12-21論“紅外測溫”技術在變電運行中的應用
- 72020-12-21遼西地區山地抗旱造林技術研究
- 82020-12-21加強配網運行管理提高用戶供電可靠性
- 12020-03-08發表在期刊上的論文一般多少字
- 22020-03-08論文引用率不能超過多少
- 32020-03-08發表的期刊論文見刊的時候可以在知網查到嗎
- 42019-12-13中學課程輔導是教育類的省級刊物嗎
- 52016-07-26中文核心期刊的查重率多少
- 62018-09-11語法翻譯法的運用以及優缺點分析
- 7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時候更新,幾年更新一次
- 82020-03-08通訊作者和二作哪個含金量比較高